以下三個表格根據超過 203441 位在本網站上完成九型人格測驗並且填寫 MBTI 類型的受測者結果所整理而成。
我們的系統認為這些結果都相對「可靠」(其主要九型人格得分相對明顯、且非緊鄰其他類型),以確保統計數據的可信度。
下表顯示每個 MBTI 類型中,各九型人格分佈的百分比。例如,6.48% 的 ENFJ 為第一型,而 36.84% 的 ENFJ 為第三型。應該如此解讀。
MBTI 類型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ENFJ | 6.48% | 17.96% | 36.84% | 9.89% | 0.56% | 4.94% | 10.97% | 7.39% | 4.97% |
ENFP | 1.49% | 16.37% | 15.18% | 23.74% | 0.41% | 2.49% | 29.19% | 4.79% | 6.34% |
ENTJ | 8.34% | 2.99% | 28.26% | 3.95% | 2.01% | 3.09% | 8.49% | 41.21% | 1.65% |
ENTP | 1.86% | 3.13% | 13.38% | 13.97% | 2.22% | 2.06% | 37.75% | 22.82% | 2.81% |
ESFJ | 5.38% | 24.12% | 37.91% | 4.19% | 0.23% | 8.87% | 6.81% | 4.45% | 8.04% |
ESFP | 1.84% | 16.09% | 23.73% | 9.26% | 0.69% | 4.60% | 30.05% | 6.39% | 7.34% |
ESTJ | 13.81% | 5.65% | 37.19% | 1.64% | 1.06% | 6.92% | 5.65% | 24.12% | 3.97% |
ESTP | 1.54% | 3.81% | 23.12% | 5.86% | 1.18% | 2.36% | 39.78% | 18.30% | 4.04% |
INFJ | 10.57% | 19.32% | 3.02% | 21.14% | 5.78% | 16.06% | 3.05% | 3.11% | 17.96% |
INFP | 2.18% | 13.60% | 1.32% | 45.09% | 3.09% | 8.43% | 4.90% | 1.76% | 19.61% |
INTJ | 13.07% | 2.26% | 2.38% | 9.27% | 40.09% | 9.65% | 2.44% | 15.08% | 5.74% |
INTP | 3.64% | 2.79% | 1.37% | 23.70% | 37.53% | 7.41% | 6.50% | 6.51% | 10.54% |
ISFJ | 8.79% | 23.48% | 3.28% | 5.79% | 2.79% | 26.88% | 1.93% | 2.13% | 24.94% |
ISFP | 2.09% | 14.83% | 2.03% | 21.45% | 3.30% | 14.68% | 6.97% | 2.18% | 32.47% |
ISTJ | 21.37% | 5.72% | 4.18% | 3.57% | 16.23% | 21.91% | 2.03% | 9.84% | 15.15% |
ISTP | 3.57% | 3.70% | 2.41% | 10.83% | 30.64% | 11.10% | 9.08% | 7.85% | 20.92% |
可以看到,MBTI 類型與九型人格的確存在相關性,但並非絕對一致。本頁面下方的目錄將各 MBTI 類型與九型人格的對應關係,逐一深入探討。
下表顯示每個九型人格中,各二分偏好(如 E/I、S/N、T/F、P/J)的分佈百分比。例如,84.26% 的 第二型主要以情感(“F” 表示 Feeling)作為評判基準,而 63.94% 的 第四型則傾向內向(“I” 表示 Introversion)。亦應如此解讀。
偏好維度 | E | I | S | N | F | T | P | J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35.49% | 64.51% | 53.54% | 46.46% | 40.97% | 59.03% | 17.96% | 82.04% |
2 | 50.66% | 49.34% | 53.15% | 46.85% | 84.26% | 15.74% | 42.93% | 57.07% |
3 | 91.17% | 8.83% | 57.35% | 42.65% | 52.14% | 47.86% | 36.74% | 63.26% |
4 | 36.06% | 63.94% | 30.01% | 69.99% | 66.63% | 33.37% | 69.15% | 30.85% |
5 | 5.99% | 94.01% | 43.27% | 56.73% | 10.77% | 89.23% | 46.66% | 53.34% |
6 | 22.09% | 77.91% | 63.40% | 36.60% | 57.96% | 42.04% | 35.08% | 64.92% |
7 | 84.33% | 15.67% | 49.32% | 50.68% | 43.68% | 56.32% | 78.64% | 21.36% |
8 | 73.31% | 26.69% | 44.88% | 55.12% | 17.69% | 82.31% | 39.32% | 60.68% |
9 | 21.66% | 78.34% | 63.01% | 36.99% | 66.52% | 33.48% | 54.48% | 45.52% |
值得注意的是,每種九型人格至少對一個二分偏好展現出相對明顯的趨勢。但絕對不能忽視占少數的群體,因為它們的比例往往也值得重視,例如「30%」代表 1000 人裡面就有 300 人,數量依然可觀。然而,觀察總體趨勢依然很有意思,例如:
下表顯示每個九型人格中,在榮格的認知功能(作為主導或輔助功能)之分佈。例如,46.54% 的 第一型有「Si」(內向感覺)作為主導或輔助功能。
認知功能 | Se | Si | Ne | Ni | Fe | Fi | Te | Ti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9.06% | 46.54% | 8.57% | 37.79% | 32.67% | 6.99% | 47.84% | 10.53% |
2 | 21.21% | 35.36% | 21.44% | 26.53% | 46.48% | 34.29% | 7.40% | 7.30% |
3 | 22.04% | 38.25% | 16.25% | 28.08% | 32.32% | 17.56% | 27.89% | 17.61% |
4 | 20.07% | 6.28% | 44.06% | 20.21% | 23.26% | 50.22% | 10.13% | 25.78% |
5 | 25.28% | 12.47% | 23.46% | 31.38% | 7.65% | 4.34% | 50.20% | 45.21% |
6 | 23.80% | 45.68% | 13.88% | 25.56% | 35.36% | 17.67% | 23.54% | 14.51% |
7 | 39.53% | 8.26% | 39.64% | 11.45% | 11.75% | 33.60% | 9.60% | 46.17% |
8 | 19.55% | 22.10% | 19.94% | 32.98% | 10.39% | 7.83% | 54.23% | 32.98% |
9 | 38.26% | 29.75% | 21.62% | 18.93% | 29.54% | 32.07% | 11.61% | 18.22% |
可見即使有強烈的相關性,例如有 54.23% 的 第八型擁有「Te」(外向思考)作為主導或輔助功能,但仍沒有哪個九型人格完全壟斷某個認知功能(主導或輔助)。這也說明 MBTI 與九型人格具備互補性,並且擁有多元的組合可能性。
以下目錄將幫助你針對每個 MBTI 類型,查看與九型人格的對應關係。
許多 ENFJ 是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36.84%),他們擁有強大的社交能力,追求成功。他們能出色地指導他人,因為擅長直覺式地理解他人(外向情感 / 內向直覺),並且有成功慾望(第三型)。也有一些 ENFJ 屬於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17.96%),更能拋開自我、專注服務他人。
偶爾,ENFJ 也可能是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10.97%)、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9.89%)、或 第八型「領導者」(7.39%)。比較罕見的則是第一型「完美主義者」(6.48%)或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4.94%)。ENFJ 為第五型(0.56%)十分少見。
相當多的 ENTJ 是 第八型「領導者」(41.21%),他們非常強調獨立、掌控與權力(第八型),加上理性策略能力突出(外向思考 / 內向直覺),能持續性地規劃與制定方案。另一大部分 ENTJ 為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28.26%),這些人相對更靈活、社交性更強(與第八型相比較少「掌控」傾向、更在意形象),但仍然相當有企圖心(第三型的成功慾望),而且依舊很擅長規劃(外向思考 / 內向直覺)。
少數 ENTJ 可能是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8.49%)或 第一型「完美主義者」(8.34%)。至於第四型(3.95%)、第二型(2.99%)、第五型(2.01%)或第九型(1.65%)對 ENTJ 而言則相當罕見。
許多 ESFJ 是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37.91%),他們對成功很嚮往,擅長社交。他們對經驗相當推崇,常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(外向情感 / 內向感覺)以更好地達成目標,也很樂於將自身經驗分享給他人(第三型)。另有相當多的 ESFJ 屬於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24.12%),更能拋開自我,以真誠的方式幫助他人。
有時,ESFJ 也可能是 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8.87%)或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6.81%)。相較之下,第一型(5.38%)、第四型(4.19%)、第八型(4.45%)及第五型(0.23%)更罕見。
相當多的 ESTJ 是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37.19%),他們渴望成功,並具有戰術與策略執行能力(外向思考 / 內向感覺)。身為 ESTJ,常展現出紀律、條理與客觀的特質(外向思考 / 內向感覺),並運用這些能力達成心目中所定義的「成功」,同時也希望能獲得他人的欽佩(第三型)。另有不少 ESTJ 屬於 第八型「領導者」(24.12%),他們更看重獨立與權力,而非「成功」,相對不那麼順從(帶些第八型的「叛逆」特質),也稍微不如第三型那樣社交或對外在人群的關注度高。
有的 ESTJ 是 第一型「完美主義者」(13.81%)。較罕見的則是第六型(6.92%)、第七型(5.65%)、第二型(5.65%)、第九型(3.97%)、第四型(1.64%)或第五型(1.06%)。
許多 ENFP 是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29.19%),非常嚮往冒險、新奇體驗、有趣的點子與計畫,不斷追求新的刺激。他們精力充沛(第七型),並且腦中源源不絕地跳出各種想法(外向直覺),尤其是符合他們內心價值(內向情感)的構想。另有不少 ENFP 屬於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23.74%),這些人往往更加偏向「半內向」,因為內向情感的影響相對明顯。他們把外向直覺更多地導向藝術或內心世界,與第七型相比更容易沉浸於自身想法。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外部活動不感興趣,一切只是偏好的差異。
有些 ENFP 為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16.37%),更多地關注他人福祉;或是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15.18%),更在意能帶來成功的元素。更少見的是第九型和平者(6.34%)或第八型挑戰者(4.79%)。ENFP 中,第六型(2.49%)、第一型(1.49%)或第五型(0.41%)則相當稀少。
許多 ENTP 是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37.75%),他們透過(外向直覺 / 內向思考)不停探索各種新奇體驗,並充分享受其中的樂趣與刺激(第七型)。由於此類組合(ENTP / 第七型)天生就較缺乏自律,容易對外在豐富事物產生「貪多」傾向。他們也常熱衷理性辯論(外向直覺)並樂在其中。另有不少 ENTP 屬於 第八型「挑戰者」(22.82%),比起第七型,他們的「掌控慾」更強,因此在面對挑戰時會更加謹慎,也更具衝擊力(第七型有時會逃避負面情緒情境,第八型則傾向直接面對)。
有時,ENTP 是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13.97%)或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13.38%)。ENTP 中屬於第二型(3.13%)、第五型(2.22%)、第六型(2.06%)或第九型(2.81%)的人相當少。
相當多的 ESFP 為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30.05%),十分注重當下環境(外向感覺 / 內向情感),熱愛有趣刺激的體驗。他們能快速地發現周遭的新鮮事物,並立即投入行動來充分享受過程。而另有不少 ESFP 為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23.73%),相對更加關注個人形象與「成功」概念(並以此作為「角色」去展現)。這類 ESFP 的適應能力非常強(MBTI 中最擅長演繹與調整自我的類型加上九型人格中最靈活的第三型),堪稱「天生的演員」。
另外一些 ESFP 為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16.09%)或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9.26%)。較少見的則是第九型(7.34%)、第八型(6.39%)、第六型(4.60%)、第一型(1.84%)及第五型(0.69%)。
許多 ESTP 為 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39.78%),他們依憑(內向思考 / 外向感覺)的理性與對實際情境的敏銳,隨時探索並體驗新鮮事物,尋求刺激與樂趣。另有一些 ESTP 為 第三型「變色龍」(23.12%),更注重成功形象並渴望成就感。第八型「挑戰者」(18.30%)的 ESTP 更側重權力與掌控。
ESTP 中屬於第一型(1.54%)、第二型(3.81%)、第四型(5.86%)、第五型(1.18%)、第六型(2.36%)及第九型(4.04%)相對稀少。
多數 INFJ 分布於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19.32%),他們全心全意投入在他人(或某個對象)身上;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21.14%),更聚焦於自我內在(並將他人內在化);第九型「和平者」(17.96%),在人際關係中非常擅長扮演調解者;或者 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16.06%),對安全感極度重視,很難輕易信任他人,卻又能深入理解他人的想法。INFJ 對他人有深刻的洞察力與同理心(內向直覺 / 外向情感),但由於他們偏內向(主導內向直覺),最初往往以旁觀姿態出現(與更外放的 ENFJ 不同)。
INFJ 屬於第三型(3.02%)、第五型(5.78%)、第七型(3.05%)或第八型(3.11%)都很少見。
相當多的 INFP 為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45.09%)。他們對藝術、獨特性非常敏感,喜歡並欣賞那些與眾不同或富有真實靈魂的事物。也常活在內心世界的一片幻想中(內向情感 / 外向直覺),持續地耕耘或發揮創造力。另有大量的 INFP 為 第九型(19.61%),相對就沒那麼聚焦自我,或在情感/理性上較為平衡(雖仍傾向情感),並且常常依靠更外顯的外向直覺,盡力避免衝突並懂得傾聽各方意見。他們通常很和善,情緒起伏不如第四型那般強烈,也較不會主動迎向衝突或更劇烈的情緒波動。
另有一些 INFP 為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13.60%)。相對少見的類型則包括第六型(8.43%)、第七型(4.90%)、第一型(2.18%)、第三型(1.32%)、第五型(3.09%)以及第八型(1.76%)。
許多 ISFJ 是 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26.88%),他們對安全感有很深的需求,也非常注重過去經驗(內向感覺 / 外向情感),懂得在此基礎上做出具體行動。另有許多 ISFJ 為 第九型「和平者」(24.94%),相比之下更安靜、包容、放鬆,也擅用其人際能力來維持周遭的和諧。另外,也有不少 ISFJ 為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23.48%),通常外向情感(輔助功能)相當成熟,主要動機在於幫助他人。
少部分 ISFJ 屬於 第一型「完美主義者」(8.79%)。ISFJ 中,第三型(3.28%)、第四型(5.79%)、第五型(2.79%)、第七型(1.93%)以及第八型(2.13%)都相對少見。
相當多的 ISFP 為 第九型「和平者」(32.47%),性格溫和、寧靜、包容且謙虛,並能從簡單事物中找到樂趣,通常也很受人喜愛。他們專注於當下舒適的氛圍,將維持和諧視為重要目標。另有一些 ISFP 為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21.45%),相較之下更不怕衝突或複雜的情緒,也對平凡單調的事物較易感到厭倦,常常投入於新意或創造性領域,花很多時間在手作或藝術之中。另一些 ISFP 為 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14.68%),更關心安全感;或是 第二型「利他者」(14.83%),更在意協助他人。
也有 ISFP 是第七型「享樂者」(6.97%)。至於第一型(2.09%)、第三型(2.03%)、第五型(3.30%)以及第八型(2.18%)則較為罕見。
許多 INTJ 為 第五型「觀察者」(40.09%),他們的分析、計畫與策略思維相當出色(內向直覺 / 外向思考),並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累積了廣泛又深入的知識。另有一些 INTJ 為 第八型「領導者」(15.08%),此時外向思考的特質更顯著,與 ENTJ 稍有相似。他們更在意把想法付諸實踐,也更可能自己開創事業或擔任領導,並強調獨立與權力。另外,INTJ 若是 第一型「完美主義者」(13.07%),往往在社交上比第五型與第八型稍微積極,也更傾向自律,並對周遭的缺陷十分敏感,努力去改善。
其他 INTJ 也可能是 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9.65%)或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9.27%)。INTJ 中屬於第二型(2.26%)、第三型(2.38%)、第七型(2.44%)與第九型(5.74%)較為少見。
許多 INTP 為 第五型「觀察者」(37.53%),邏輯思維(內向思考 / 外向直覺)與學習吸收能力極強,擁有對各種知識的廣泛涉獵,但未必都能實際運用。另有一些 INTP 為 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23.70%),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更具平衡(相比第五型更顯感性),也常把所學到的各種知識融入藝術表現之中。
還有部分 INTP 為 第九型「和平者」(10.54%)。屬於第一型(3.64%)、第二型(2.79%)、第三型(1.37%)、第六型(7.41%)、第七型(6.50%)及第八型(6.51%)的 INTP 則較少。
有些 ISTJ 是 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21.91%),也有一些是 第一型「完美主義者」(21.37%)。他們都擅長以(內向感覺 / 外向思考)來進行分析、組織與審核,看重自己認定的重要價值。只是第六型更傾向尋求安全感,強調忠誠,而第一型更強調正直與完美。也有 ISTJ 為 第五型「觀察者」(16.23%),更加重視知識;或是 第九型「和平者」(15.15%),更加重視安穩環境;或是 第八型「領導者」(9.84%),更重視權力議題。
ISTJ 中屬於第二型(5.72%)、第三型(4.18%)及第七型(2.03%)比例相對罕見。
許多 ISTP 為 第五型「觀察者」(30.64%),以理性務實(內向思考 / 外向感覺)著稱,對各種知識有強烈興趣,也常在動手方面擁有出色技巧。另有相當多 ISTP 為 第九型「和平者」(20.92%),更追求放鬆、自得其樂,也重視維繫平和的環境。還有一些 ISTP 為第四型「藝術家」(10.83%)、第六型「忠誠者」(11.10%)、第七型「冒險家」(9.08%)、或第八型「挑戰者」(7.85%)。
ISTP 中屬於第一型(3.57%)、第二型(3.70%)及第三型(2.41%)則比較少見。
MBTI® 測驗(由私人企業持有,最初於 1940 年代制定)靈感來自卡爾·榮格所定義的認知功能,主要探討一個人「如何」偏好、習慣或天生傾向去感知與處理資訊。
九型人格(九型圖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,具體起源時間無法精確考證,後續有多位貢獻者,如 1970 年代的 Don Richard Riso,以及 1980 年代起的精神科醫師 Claudio Naranjo 等)則著重於人內在的「核心動力」,用一個循環式的強迫機制(compulsion circle)來描述每一型所可能一生都圍繞的核心慾望與恐懼。
MBTI 側重行為的「如何」(透過認知功能的偏好),而九型人格更關注行為背後的「為什麼」(慾望、恐懼、動機)。兩者相當互補。
理論上是的,因為這兩套測驗彼此互補。不過,確實有些組合更為常見,因為某些認知功能與某些九型人格之間的搭配較為「合理」或自然。
例如,45.09% 的 INFP 為 第四型(幾乎一半的 INFP),這其實很合理:INFP 以內向情感與外向直覺為核心功能,傾向敏感、多夢、擁有強烈個人價值,這些特質與第四型(藝術家)聚焦自我、富有想像力的特質非常契合。
但只有 1.32% 的 INFP 是 第三型(變色龍),這也很合理,因為第三型強調外界成功,經常擁有較為發達的「外向思考」(例如 ESTJ、ENTJ 之類就具備該功能作為主導或輔助,第三型比例便分別達 37.19% 和 28.26%)。對 INFP 而言,外向思考是最弱的功能,因此較難展現第三型的典型動力。
有可能,但並不常見。因為一個人的整體人格(其實遠超過 MBTI 與九型人格的範疇)往往隨著長期習慣而固定下來。
然而,如果人生經歷了重大事件、外在衝擊或個人有強烈的內在意志想改變,偶爾也可能改變某些人格特質。人格在理論上具備一定可塑性,MBTI 或九型人格類型也就可能跟著改變,但通常不會一下子轉變到完全相反的類型,多半只是在鄰近類型之間轉換(例如 INTJ -> ENTJ,或 INFP -> ISFP)。如果真的會改變,大抵上是如此。
嚴格來說,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具備所有 MBTI 功能,只是因為常用與習慣的組合不同,才形成「主要的 MBTI 類型」。因此,或許稱之為「主要的 MBTI 類型」更為恰當,但並不排除其他功能的存在。
至於九型人格,多數人只有一個「核心九型」(而這其實是件好事),因為九型描述的是一個強迫性迴路——管理好一個就已經不太容易了,更何況好幾個同時存在?若真是如此,可能是經歷長期嚴重失衡,導致其他類型的強迫傾向也摻雜進來。
然而,我們確實可能兼具其他九型人格的一些特質,這很常見!每個人都能展現各型的部分行為,尤其當我們「自我和諧」時,會更加靈活而融洽地運用不同型態的特質,但並不代表我們就「同時擁有」多個核心九型。
九型人格能幫助我們直視自身的核心驅動力(慾望、恐懼、迴避衝動、防禦機制),並理解自己當下的平衡程度(同一型的人在不同的和諧程度下可能表現大相逕庭)。了解自身九型,可更精準地檢視自我狀態。
你可以透過下方按鈕參加與本研究相同的九型人格測驗。根據使用者回饋,大約 80% 的人認為結果能準確找出自己的主要九型人格。